于卫华
职称:副主任护师
学历:本科
地址: 安徽省合肥市包河区天山路与洞庭湖路交叉口滨湖假日枫丹园
个人简介
resume
个人简介
2019.03-2024合肥市第一人民医院,副院长
2017.11-2019.03合肥市第一人民医院,纪委书记
2010.02-2017.1合肥市第一人民医院,护理部主任/纪委书记
1988.10-2010.02合肥市第一人民医院,护理部主任/院长助理
1987.05-1998.10合肥市第一人民医院,护士长
1982.07-1987.05蚌埠市二院,护士

个人荣誉及学术任职
个人荣誉
全国五一巾帼标兵
全国首届优秀护理部主任
中国医院协会护理管理先进个人
安徽省科协先进个人
果冻传媒 优秀教育工作者
合肥市优秀共产党员
合肥市三八红旗手
学术任职
原合肥市第一人民医院副院长、合肥市滨湖医院执行院长。
首批国家重点专科--临床护理建设项目学科带头人。
合肥市卫健委第一至五周期护理重点专科学科带头人。
合肥市第五、六批专业技术拔尖人才。
世界肠造口治疗师协会(WCET)会员
全国 “医养结合老年护理适宜技术” 培训基地主任
中国老年保健医学研究会国家医养结合标准起草专家组成员
教育部研究生教育评估监测专家库专家
中国科技大学双创果冻传媒 项目评审专家
安徽国际造口治疗师学校校长
合肥市护理学会 副理事长
合肥市老年护理研究中心主任
中国护理管理杂志编委
科研领域
Research
多年来,一直致力于医院管理、学科建设、科研教学、人才培养等工作,深入推进公立医院改革,持续进行优质服务创新、医养结合探索、等级医院标准化建设等。作为行业及学科评审专家多次主持和参与课题及项目评审、等级医院评审、大型医院巡查、高级职称评审、学科建设评审、研究生课题评审等。作为学科带头人一直致力于护理管理探索和老年护理临床实践,曾带领合肥市第一人民医院护理团队在2010年获得卫生部“国家临床重点专科(临床护理专业项目)” 极大推动了医院临床护理学科的发展,并在区域内发挥了较好的示范与引领作用。
2010年带领团队建立的患病老人“医养结合”老年病区,集医疗、护理、康复、健康教育、慢病托老、临终关怀六位为一体,品牌效应已经形成,目前开设5个病区,开放床位数为236张,床位使用率98%以上,其影响辐射省内外,深受市民关注与赞誉,截至2022年底为2万余家庭解决了一人患病,全家劳碌的社会民生问题。医养结合老年科满意度始终在99%以上,收到锦旗百余面,2020年被人民网和国家卫健委医管局评为“群众最满意的科室”。区域范围内满足了不同老人的医养需求,破解了当前老人医疗救治和延续照护双重需求难题;受到同行认可,多次接待来自美国、德国、香港以及国内多个省、市、地区医疗机构与行政管理部门参观与学习医养结合实践经验;受到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及各级行政部门的高度关注与工作肯定,入选国家卫生健康委“全国医养结合典型经验单位”,获国家老年医学中心“中国老年护理联盟”理事单位。
代表性成果
Representative results

(一)论文

1.于卫华,余梅,戎敏芝,胡传来.151例无陪护住院老年患者围手术期的护理管理[J].中华护理杂志,2010,45(4):326-328.DOI:10.3761/j.issn.0254-1769.2010.04.014.

2.于卫华,王莉,徐忠梅.社区老年人常速行走步态特征与跌倒的相关性研究[J].中华护理杂志,2017,52(1):44-48.DOI:10.3761/j.issn.0254-1769.2017.01.009.

3.Feng H, Pan A, Zheng G, Yu W. Clinical study of auricular point seed burying combined with fire dragon pot moxibustion in perimenopausal women with insomnia. J Obstet Gynaecol Res. 2022;48(7):1938-1944. doi:10.1111/jog.15277.

4.王莉,于卫华.步态分析在老年人跌倒中的应用进展[J].中华护理杂志,2016,51(3):347-351.DOI:10.3761/j.issn.0254-1769.2016.03.019.

5.徐忠梅,于卫华,吴梦余,方常君.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双重任务行走步态特征及其与害怕跌倒的相关性研究[J].中华护理杂志,2018,53(1):22-26.DOI:10.3761/j.issn.0254-1769.2018.01.004.

6.于卫华,林丹,陈雪羚.医养结合型长期照护的研究现状[J].中国护理管理,2013,13(4):91-93.DOI:10.3969/j.issn.1672-1756.2013.04.028.

7.于卫华,宋江艳,何小兰,余梅.我国临床护理人员分层培训研究现状[J].中国护理管理,2013,13(1):57-59.DOI:10.3969/j.issn.1672-1756.2013.01.018.

8.于卫华.中心静脉置管的临床应用与护理进展[J].护理研究,2004,18(1):21-23.DOI:10.3969/j.issn.1009-6493.2004.01.010.

9.于卫华,林丹,陈雪羚,吴寿梅.101例空巢老人“医养结合”住院模式的护理实践[J].中华现代护理杂志,2014,20(27):3426-3429.DOI:10.3760/j.issn.1674-2907.2014.27.004.

10.于卫华,林丹.内外科优质服务示范病房直接护理时间比较研究[J].护理学杂志,2011,26(23):11-13.DOI:10.3870/hlxzz.2011.23.011.

11.于卫华,林丹,杨彬,陈雪羚,王莉.基于医疗联合体的患病老人医养结合双向转诊路径探索[J].中国护理管理,2016,16(11):1452-1455.DOI:10.3969/j.issn.1672-1756.2016.11.004.

12.于卫华,李志菊.社区老年慢性病家庭护理干预效果分析[J].护士进修杂志,2001,16(7):553-555.DOI:10.3969/j.issn.1002-6975.2001.07.050.

13.于卫华.结肠造口围手术期护理进展[J].中华现代护理杂志,2009,15(19):1892-1894.DOI:10.3760/cma.j.issn.1674-2907.2009.19.045.

14.于卫华.改良式体位干预防治机械通气病人肺部并发症的发生[J].护理研究,2007,21(13):1187.DOI:10.3969/j.issn.1009-6493.2007.13.024.

15.于卫华,余梅,戎敏芝,胡传来.空巢老人围术期全程托护临床实践研究[J].护理研究,2010,24(1):44-46.DOI:10.3969/j.issn.1009-6493.2010.01.020.


(二)专利

著作权

2019年,专科疾病健康教育指引。

2019年,智能护理计划。

2019年,智慧医院建设规划和项目名录。

2020年,现代医院护理服务体系构建。

2021年,综合医院-护理院-社区-家庭医养结合老年护理服务标准体系构建。

2021年,新型冠状病毒肺炎定点收治医院标准化护理服务体系。

研究课题
research topic
中国生物技术发展中心,国家重点研发计划2020YFC2008802,《面向全媒体的老年健康大数据知识库和老年健康自主管理方法研究》,参与。
中华护理学会,护办字【2016】第019号,《城市社区老年人医养结合四元联动智慧模型构建与实践研究,主持。
安徽省卫健委,一般项目皖卫传〔2021〕92号,《基于新冠肺炎定点收治医院标准化护理服务体系构建与实践》,主持。
安徽省科技厅项目(1607a0202037),《基于互联网+互患共赢型智慧护理模型构建及实践研究》,主持。
合肥市卫生健康委员会,重点项目Hwk2020zd001,《构建定点医院收治新冠肺炎的标准化服务体系》,主持。
合肥市科技局,合肥市医疗卫生“借转补”科研项目(J2020Y03),《面向5G互联的ICU智能无线无源监测评估系统》,主持。